- 发布日期:2025-07-05 22:16 点击次数:71
元世祖忽必烈统一全国后,为了巩固统治,延揽了大量的南方文人入朝,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赵孟頫。赵孟頫任职宫廷期间,不仅培养出大量的宫廷书画家,还留下了不少书画作品,为元代文人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。
图片
而当时最得忽必烈宠信的,有一位御用抄经生,他的风头甚至盖过了赵,可惜就是没留下姓名。北京故宫珍藏着他的一件小楷真迹,名为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塔轴》,此作曾是忽必烈的“心头宝”,朝夕置于殿内供奉。
图片
此作全卷纵约155厘米、横约50厘米,绢本立轴,总计5000余字,单字大小约有1厘米,保存极为完好,给人以庄严典雅之美。它有三大珍贵之处:其一是型质独特,抄经生没有用平常的抄写方式书写,而是将文字写成宝塔状,这不仅美观,也符合释家教义。
图片
其二是全文以朱砂写成,这不仅使得墨法更为细腻,寓意也更为吉祥,朱砂有驱害祛秽之功效,浏览全卷会给人以内心澄明之感。这件作品也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朱砂抄经真迹,珍贵程度不言而喻。
图片
其三是书法精妙,这部小楷取法于二王、钟绍京、褚遂良、姜夔、赵孟頫诸家,用笔细腻精谨,字径虽小但细节全在,即使放大十倍也找不出破绽,论美感与脱俗,即使是赵孟頫也相形见绌。从内容到书法可谓无可挑剔,是我们学习书法的启蒙范本。
图片
此作起笔露锋轻落,收笔微顿,行笔中锋为主,笔画圆润匀净、回锋含蓄,提按变化自然。结字尽显“中和之美”,既不纵长,又不过分扁方,而是端庄严谨、略带欹侧,没有任何的呆板单调,也没有“状如算子”感。
图片
各结构之间“避让呼应”,如横画长短参差,左低右高形成顾盼之势,欹侧而不失平衡,通过细微错位形成“端庄而不僵”的动态美。这部小楷的价值在于:技法上为后世提供“精熟而不甜俗”的学习范本,文徵明、王宠等明代书家皆从其中获益。
图片
将晋唐的韵致、法度与宋代的意趣融入楷书,“无一笔不具古意,无一笔不显新姿”,打破唐宋以来“楷书必严整”的思维定式,在其精熟的表象下,藏着晋唐宋元小楷书法的所有技巧。将它临摹通透,便能直入古人门庭了。
图片
而今,我们将此作进行了博物馆级的超高清1:1复制,并进行了纯手工立轴装裱,便于您悬挂和欣赏。如果您感兴趣,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!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